公告版位
歡迎光臨。本部落格乃是個人身處茫茫紅塵白浪數十年,巧遇殊勝因緣,終究消歸彌陀自性。於今心靈激盪,有所省悟感慨萬千之際,特選高僧大德法語和學佛札記,匯聚物語分享有緣。

 

圖片5.jpg

逆境能順受,善解心無苦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永明是法眼宗的第三祖,參禮德韶國師而有省悟,著有

《宗鏡錄》百卷和《萬善同歸集》等。永明雖為禪師,但有

強烈的融通思想。他有鑑於當時「禪宗失意之徒,執理迷事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歸納言之,禪宗的特性包括不重思辯重直觀,不重理論

重實踐,不重他力重自力,不求來世的淨土而求現下的解脫

。與上述禪宗思惟特微相比較,淨土宗有截然不同的特色。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二因緣,亦名十二有支,「有」即三有(三界),「支」即支分,世間有情於三有中生死流轉的因果,皆不出此十二支分,故名十二有支。緣覺乘(註1)行者即是觀此十二因緣,而證得辟支佛果。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說在深山裏有一座棲息著神仙的湖泊,湖水湛藍清澈,湖邊林木蓊鬱、繁花似錦,景色十分美麗。

   
湖邊的林木中,有一棵樹特別高大,枝葉非常茂密,很適合鳥兒築巢安居;一段時間後鳥兒繁殖得愈來愈多,鳥巢佔滿了整棵樹。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2dbc1d47487a816a08bb738.jpg 如此的般若直觀不容語言的推敲和論理的思辯。其直逼

的氣勢迫使人當下去直覺體驗生命的本質,而不假外在的語

言文義。然而般若直觀業不容易證得。有趣的禪宗最善「以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悟開以為,覷箇(念佛者)是誰?乃至自問阿那箇是本性彌陀?這類的參究念佛,並不是佛說淨業真旨;這已在前文說過然而,這種形式的參究念佛,郤是禪淨雙修的主流思想參究念佛又名體究念佛;明朝臨濟宗僧楚山紹琦禪師(1403-1473),曾把這種念佛法門,描述得相當清楚:

 

如未能言前契旨,但將一句阿彌陀佛,置之懷抱,默默體究,常時鞭起疑情:這念佛的是誰?念念相續,心心無間如人行路,到水窮山盡處,自然有箇轉身的道理地一聲,契入心體[1]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禪者拋開有形的語文,也否定無形的思辨,所謂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凡是經過分別識(`vijnana`)作理性或思辨的理解,都已失之千里了。禪宗要的思惟方法,是如電光石火般的般若直觀,而不是分析性的論理推量。例如有僧問臨濟:「如何是劍刃上事」,師云:「禍事禍事」,僧擬議,師便打。又有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豎起拂子,僧便喝,師亦喝,僧擬議,師便打。另有一僧問曰:「如何是無住真人?」師下禪床把住云:「道!道!」其僧擬議,師托開云:「無住真人是什麼?乾屎橛。」便歸方丈(19)。無論禪師們以棒喝方式,或作非邏輯性的問答來打斷學徒的推思擬議,都無非是為了傳達「說似一物即不中」的信息。

 

般若直觀是超越分別的。吾人對世俗與智力世界,是透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師父曾開示:出家人要做到,一、絕斷俗情、二、堅持一行、三、不求名聞、四、發大悲願、五、耐得孤獨、六、隨緣攝化。在課中師父提到印光大師的行誼、事蹟、思想,因而引發我對印光大師研究的動機。

   印光大師生于清朝咸豐十一年,往生於民國二十九年,正好是君主封建滿清末年與民國創立初年的交接時期。印光大師二十一歲的出家,並未徵得家人的同意,私到終南山、南五台、蓮花洞,投道純老和尚披度出家。大師說:「家中最反對印光大師出家的,就是兄長從龍。」對於數十年來一直受其教誨的恩情和尊嚴而言,都是晴天霹靂般的背叛與難堪。因此,不滿三個月,就被兄長以「回家辭親,再來修行」為藉詞,但明知這是藉口,卻不容不歸。

   勉強在家留了八十餘日,一日因兄長探親,二哥守曬穀場,他不但取回僧服,又私拿二百錢當路費,再度離家。此次離家,終身未再還鄉,或重睹家骨肉血親。印光大師生平不喜虛名、浮華,歡喜的是遠離人群,靜靜地過著簡樸生活、研修佛法。事實上,他內心深處,一直都是熱情澎湃地關心著天下蒼生。他一輩子都是苦口婆心的勸人學佛、行善,留下了無數的金玉良言。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子有四因者:一者報恩,二者報怨,三者償債,四者討債。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13d407b0bdd86ed0bd187fc.jpg 佛陀在世時,有位長者非常護持佛陀弘法,且經常布施財物幫助孤苦貧困的人,所以大家尊稱他為「給孤獨長者」。

   
當時的社會有明顯的階級之分,奴隸是最低的階級,被稱為「賤民」。給孤獨長者雖然非常富裕、社會地位也很高,但是為人仁厚慈愛,對任何階級的人都一視同仁,他有一位好朋友就是地位最低的奴隸。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量義經 (妙法蓮華經 開經)

 

無量義經 13品。說法的時間是成道後經過四十餘年的時候,因此被設定是在說法華經之前。<1>大眾讚歎佛德。<2>一切諸佛性相空寂,此實相即是空、無相,眾生不知此事,而虛妄橫計,因此輪迴受苦。佛為此而說無量義之法。又,無量之法歸於無相一法,若悟此義,則成無上菩提。此為導向法華經開演三乘,同歸一乘的教理。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youmaker.com/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光大師開示:靜坐也須念佛

 

念佛人靜坐也須念佛。非外道只靜坐而已。念佛行住坐臥都可念。行時聲默隨意。臥時宜心中默念,不宜出聲。坐時切不可掐珠,掐珠則神不能定,久則受病。臥時亦然。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光大師開示—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老實念佛  求生淨土

 

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之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攏統型的禪淨雙修,並沒有提出具體的修行方法;但郤給具體的禪淨雙修法門,一個堅固的理論基礎在這個理論基礎上,具體的方法才得以開展下面即是一些具體禪淨雙修的方法: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時,大陸深山的一座寺院裡,有位明惠法師,品德與道業都非常卓越。
 
 
他出生不久,父親就去世了;三、四歲時,母親也往生了,他成了小孤兒,寄居於伯父家。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恩有福,積極造福

《雜譬喻經》記載一則故事——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禪淨雙修的幾個類型

 

針對禪師對於淨土宗的這些批判,淨土宗人以及一些禪門人物,提出禪淨雙修的說法,做為回應禪淨雙修的說法,有下面幾種類型: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六祖壇經》中的「唯心淨土」

 

禪宗和淨土宗,曾有一段相互批判的歷史。禪、淨二宗的爭論,源自《六祖壇經》(下文簡稱《壇經》)[1]裏的「唯心淨土」思想。《壇經》論及淨土的地方如下: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坐禅瀑布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禪淨融合的思惟方法

 

禪宗和淨土宗在教義和修行方法上之差異常令人有南轅北轍之感。而兩者之所以能被折衷融會,一方面是基於中國人傳統的寬容性格,另一方面亦是因為佛教內部有融合異說傾向。對中國人而言如果像釋、道、儒三種迴異的思想體系,尚且可以融合之方法加以會通,佛教自身中種種對立的理論和實踐要以融通,自然更不成問題。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請將右欄音樂暫停】

Forrest Gump Suite(純鋼琴演奏) 3分3秒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鋼琴演奏)理查克萊德門 - 千年之愛(... 3分1秒

(鋼琴演奏)理查克萊德門 - 天使的回音 4分29秒

理查克萊德門--艾蓮娜 3分40秒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等候你~鋼琴演奏曲 3分29秒    

藍色生死戀-祈禱(鋼琴演奏) 2分1秒   

莫莫鋼琴演奏曲 3分55秒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