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子有四因者:一者報恩,二者報怨,三者償債,四者討債。

  報恩者,謂父母於子,宿世有恩,為報恩故,來為其子。則服勞奉養,生事死葬。必使生則親歡,祭則鬼享。乃至致君澤民,名垂青史,令天下後世,敬其人而并敬其親。若曾魯公,陳忠肅,王龜齡,史大成,(曾陳王三公、皆宋名臣、史公清初狀元、四公皆信佛、唯忠肅悟入甚深、以前世皆為高僧、故雖處富貴、猶能不昧本因耳。)今世之孝子賢孫,皆此類也。

  報怨者,謂父母宿世於子有負恩處,為報怨故,來為其子。小則忤逆親心,大則禍延親身。生無甘旨之養,死貽九泉之辱。又其甚者,身居權要,謀為不軌,滅門戮族,掘墳夷墓,使天下後世,唾罵其人并及其親。若王莽,曹操,董卓,秦檜等是也。

  償債者,子宿世負親資財,為償債故,來為其子。若所負者多,則可以終親之身。若所負者少,故不免半途而去。如學甫成名而喪命,商纔得利而殞身。

  討債者,謂親宿世負子資財,為討債故,來為其子。小債則徒費束修聘金延師娶妻,及種種教誨,欲望成立,而大限既到,忽爾喪亡。大債則不止如此,必致廢業蕩產,家敗人亡而後己。諦觀令子,恐是討債而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u93264505 的頭像
    u93264505

    淨の物語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