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此的般若直觀不容語言的推敲和論理的思辯。其直逼
的氣勢迫使人當下去直覺體驗生命的本質,而不假外在的語
言文義。然而般若直觀業不容易證得。有趣的禪宗最善「以
假證真」,例如它能活用語言導引證入「離言說」,藉具體
事物進入抽象的境域。學禪者常舉「如何是祖師西來意」為
問(即禪之真義為何)。對這個本是超言語思量的答案,許多
禪師的答覆卻完全是具象的。例如趙州的「庭前柏樹子」,
雲門偃的「日裏看山」,德山的「門外千竿竹,佛前一柱香
」。這種具象的、直觀的、非論理性的禪法,也正是中國人
思惟方法的表現。
禪者拋開語言文字符號,思量擬議,無非是要尋回自己
的「本來面目」(禪宗術語所謂的「主人翁」)──內心深處
自我真性──佛性。禪宗主張「明心見性」,「即心即佛」
,禪者就是要自識本心,自見本性,悟此心性本來是佛。如
此的理論給於學禪者建立堅固的自信心,所以禪師們能展現
其「佛來佛斬,魔來魔斷。」,「劈佛取暖」,「呵佛罵祖
」的自信而大膽的作風。「即心即佛」是禪宗的解脫理論基
礎,依此而建立的解脫論很自然地就採用「自力」的方法。
禪者自信可以靠自己而得解脫,無須依賴他人,甚或佛的力
量。大珠慧海禪師云:「當知眾生自度,佛不能度,努力!
努力!自修莫倚他佛力。經云,夫求法者,不著佛求」(21)
。
────────────
21.《頓悟入道要門論》,《卍續藏經》卷110,頁425。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