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片16.jpg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人生的三重境界

………………………………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中國經濟網 經濟博客:k:lKN ]5N5I#\ F%Y

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G Z&AJ2x,I l b_0


 

 

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1]Wq'[ p ^5YN A(}t0


 


 

 

禪中徹悟,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O I#W P[1]w$}‑V)rdt0

佛家講究入世與出世,于塵世間理會佛理之真諦。人之一生,從垂髫小兒至垂垂老者,匆匆的人生旅途中,我們也經歷著人生的三重境界。

Y2`A3| P$R*N0

人生第一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涉世之初,還懷著對這個世界的好奇與新鮮,對一切事物都用一種童真的眼光來看待,萬事萬物在我們的眼裏都還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對許多事情懵懵懂懂,卻固執地相信所見到就是最真實的,相信世界是按設定的規則不斷運轉,並對這些規則有種信徒般的崇拜,最終在現實裏處處碰壁,從而對現實與世界產生了懷疑。

中國經濟網 經濟博客5x3d ot6K/D‑N

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紅塵之中有太多的誘惑,在虛偽的面具後隱藏著太多的潛規則,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實的,一切如霧裏看花,似真似幻,似真還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們在現實裏迷失了方向,隨之而來的是迷惑、徬徨、痛苦與掙扎,有的人就此沉淪在迷失的世界裏,我們開始用心地去體會這個世界,對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與現實的思考,山不再是單純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單純意義的水了。

中國經濟網 經濟博客"p-h(p)H,}%U

人生第三重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是一種洞察世事後的反璞歸真,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這一境界。人生的經歷積累到一定程度,不斷的反省,對世事、對自己的追求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認識到“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要放棄的是什麼,這時,看山還是山,水還是水,只是這山這水,看在眼裏,已有另一種內涵在內了。

………………………………………………

成功的本源-清淨自性

六祖惠能大師云:「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生:自性為何本來清淨?
師:因為祂「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生:為何不生不滅?
師:您未生之前在哪裡?離開世間到哪裡?
生:不知道。
師:未生之前就有您,滅亡之後還是您。您不因生而有,也不因滅而無,有生有
  滅只是身體,不生不滅才是生命。
生:為何不垢不淨?
師:「有物」有垢淨。未染之前為淨,已染之後為垢,故有垢有淨。如身心,身
  是有形,心中有物。
  「無物」無垢淨。既是無物,那有染與不染,既無此問題,那有垢淨。如自
  性無形,離開垢淨的相對,那是不垢不淨。
生:為何不增不減?
師:「智者」之人,並非增其智,而是愚痴少一點!
  「愚者」之人,並非減其智,而是愚痴多一點!
  自性就像太陽,無明好比烏雲。是烏雲遮蔽太陽,才有明有暗、有智有愚。
  故「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即是不增不減。

………………………………………………….

誰是觀世音?

  1. 「觀世音菩薩」經常留心「觀察」世間苦難的呼聲,並能適時地給予幫助的聖者。
      觀世音菩薩,過去叫「正法明如來」,是一位早已成佛的菩薩,由於憐念眾生,所以「倒駕慈航」,再回到苦海中普度蒼生。
      觀世音菩薩為了隨緣(不同的機緣)度眾生,所以具有「三十二化身」對女人變現女人,對國王變現國王,對學生變現學生來演說微妙的佛法。(見「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天華「林老師講佛經」;慈恩「觀世音菩薩」)
  2. 人間有沒有觀世音?有!時時刻刻對眾生伸出援手的人就是!像:深入非洲行醫五十年的史懷哲是觀世音!在菲律賓照顧孤兒的德蕾莎是觀世音!
      中華民國的臺灣省,有沒有觀世音?有!在花蓮縣創辦慈濟醫院的證嚴法師是觀世音!弘法行腳全世界的星雲法師是觀世音!研究佛學深入經藏的印順法師是觀世音!培養僧才不遺餘力的聖嚴法師、開證長老、普妙法師、度輪法師、淨良法師……都是觀世音!
      其實,你我他只要「悲智雙修」,時時留心周遭人群的呼喚聲、求救聲,而能盡一切的方法來救濟他們,我們自己就是觀世音。
  3. 一個觀世音救不了全宇宙的眾生,所以觀世音菩薩才會有「千手千眼」的象徵法相,那就是要鼓勵大家立志做觀世音。如果人人都是觀世音,人間淨土自然顯現。

……………………………………………..

什麼叫看破紅塵?

  1. 「紅樓夢」這本小說中,有一句話:「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似乎可以拿來做為「看破紅塵」的說明。因為所謂「紅塵」不就是「世事」與「人情」的代名詞嗎?而能洞明世事與練達人情的人,不就是真能「看破紅塵」的人嗎?
  2. 就佛法上來說,「紅塵」即「世間」。而世間可分為器世間和有情世間。兩者都是虛幻不實、變化無窮的。因為「器世間」是不斷的成住壞空,不停地滄海桑田;而有情世間,也不斷地生住異滅,有生老病死的輪迴。(見:天華「林老師講佛經」)因此,看破紅塵的人,一定是個對佛法有透徹了解與覺悟的人,否則怎能「看破」?
      可是世俗的人,常常拿「看破紅塵」來嘲笑那些意志消沈,對人生沮喪悲觀的人。這實在是極大的錯誤,因為頹癈消沈的人,都是缺乏智慧與意志力,所以迷失在萬丈紅塵之中,何來「看破」可言?
  3. 經塵之中,重重的迷霧,不容易看清事物的真相;只有學佛之人,才能「行深般若……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見「般若心經」)
      所以「看破」一詞,其實是「用智慧來透徹觀察」的意思。既能看破,則如同用智慧寶劍,斬斷萬縷煩惱絲一般,頓時輕鬆、自在。
      看破紅塵的人,身心釋然解脫,能以平常心,面對人生的一切際遇,因此能過著快樂的生活。
  4. 出家人或在家居士,如果能潛心佛法的研究與修持,不再受到名利枷鎖的羈絆與束縛,能時時關心社會,處處關愛人群,當然就是真能看破紅塵之人。如果在佛門之中,爭名逐利,雖然常把佛法掛在嘴邊,跟佛道不啻相差十萬八千里,萬丈紅塵豈有一絲一毫的看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