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因有情眾生煩惱無量,是故佛陀說法無量,
義亦無量,無量義生自一法,而此一法即無相之本性。




佛陀為了教導眾生行菩薩道、破除我執,讓大眾了悟一切法本就是清淨、不生不滅、平等、空寂,故宣說《法華經》之前,先講《無量義經》。此經一如佛陀所言:「是經本從諸佛宮宅中來,去至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住諸菩薩所行之處。」期許眾生能生起大悲心,成就菩薩道。

上人嘗言:「經者,道也;道者,路也。」強調學佛者,莫只執於念佛、誦經,而忽略了「行經」。佛法需落實在生活中,唯有透過身體力行,凡事以大眾利益為優先考量,方能真正進入佛法之堂奧,體解佛陀的本懷與教化──非唯自利也是利他,不啻自淨心靈,亦可淨化他人。


靜寂清澄,
志玄虛漠;
守之不動,
億百千劫;
無量法門,
悉現在前。

「靜寂」即心不動念,心靜,意志即清淨。當我們打坐時,即使是很小的聲音,耳根也能立刻察覺到;外面的風聲以及樹枝搖曳,也都能敏銳地感受到。我們平時就要加以訓練,心能平靜,智慧就會明朗,判斷力也會增強。好比一面明鏡,自然能清楚地映照外境,猶如清靜的湖水可以映照明月。


放下煩惱智慧生

曾有人問我:「師父,我要如何才能開智慧呢?」我說:「只要你放掉煩惱,心無雜念,自然就會啟發智慧。」他又說:「我就是無法去除心中的煩惱,想不煩惱都不行呢!」我說:「已經告訴你方法,你要試著做,否則,只一味地求師父給你智慧,這真是一項奢求。莫忘了智慧是可以訓練的,首先就要依法觀照、放下煩惱,智慧才能顯現。」

這些大菩薩的精神清淨明朗,可以很正確地判斷是非,因為他們心境寬闊,志玄虛漠,毫無貪求。一般的凡夫皆以狹窄的眼光在判斷事物,但是菩薩的心胸開闊,一件事在行動之初,他就能預測後果;凡事只要有利於大眾,即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對事情的看法深入且透徹,絕對不是表面功夫。

任何事物我們都必須仔細去觀察,才能發掘出美好的一面。而粗心大意的人,往往只看表面而忽略了美好的內在。

古人說:「君子如青松,小人如紅花。」君子的外表猶如青松,看起來並不起眼,但是如果在各種境界中仔細觀察,將會發現青松的毅力無限,不畏風霜。小人讓人乍看之下,雖然奼紫嫣紅,無限艷麗,但是三、五天之後,鮮美的紅花就凋謝了。紅花雖美,但是不長久;青松雖無出眾的外表,卻能屹立不搖。

菩薩的志願要如青松一般,經得起風雨的考驗;更要有堅強的魄力,勇於接受磨練。君子的志願廣大,見解力強,凡事皆大眾的利益為先,此為「靜寂清澄,志玄虛漠」。

「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無量法門,悉現在前」,菩薩的心是以為眾生服務為目的,這種志願並非短暫的,而是從初發心開始,經過億百千劫都不會退轉。他們得一善而拳拳服膺,生生世世都守著為眾生服務的志節,沒有絲毫自私的心,這就是菩薩廣大的心胸以及堅強的志願。能夠如此,無量法門就會顯現在前。


『無量義』者,
從一法生;
其一法者,
即『無相』也。
如是無相,
無相不相;
不相無相,
名為實相。

無量義者,雖然有各種不同的道理及意義,不過決不離開一法;「一法」即心法,不論對任何人說什麼話,都是由智慧所流露出來。「一法」並沒有固定的形態,是由心想再由口舌說出,亦即我們的本性。因為佛性無相、智慧無相、心念也無相。

「如是無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我們的心法本性是無相的,因此不必執著。教導眾生要運用智慧,救度眾生時更不可以分別、執著外相,若是為了名利才去救度眾生,就是「惡法」。真正的善法要出於無相,因本性本來就是空寂、清淨的;出於至誠互相幫助,不取著名相,這才是真正的佛性,發自內心的慈悲與智慧才是實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