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思想是人類精神生命的動力,綿綿不斷地刻劃出精神文明的蹤跡。每個人的思想形態自然地反應在他的行為上,而由許多個人匯聚而成的一個民族之思惟內容和方法,則塑造成具有特色的文化現象。相對的,文化現象也或多或少地約制了個人,甚至於整個民族的思惟方法。在文化交流之際,各民族思惟方法彼此互相影響,但這並不是說一個民族,對其他民族的文化和思想形態照單全收,而是在交流過程中,加以影響、攝取、融通、選擇、變化,或甚至於批判。這種現象尤其明顯地表現在中國人的思想形態和佛教在中國之發展的互動上。

印度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因為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和薰染,而展現其特殊的受限性和開創性。以中國語言的思惟方式而言,由於漢語的多義性,難免造成某種程度的曖昧性。佛典透過漢譯,受到漢語含義和文字結構的限制,很難忠於原文,加上受到中國人思惟特性的影響,有些印度佛學在中國開展不出(例如因明的論理,唯識繁瑣的事相分析等等),即是受制於中國語文和思惟特性的結果。但是從另一方面看,雖然中國佛教受限而未能完全遵循印度佛學的原型,卻也相對地留下了其開創性的空間。例如三論、天臺、華嚴、禪、淨土等各宗派,都有獨特和開創的發展(1)。因為佛教在中國源遠流長,牽涉面極廣,本文無法深論,因此只專注在一個特別能突顯中國人思惟方式的禪淨融合主義上。首先略為討論幾個中國人思惟方法之特徵,藉以看出禪淨融合的主張,確實是中國人特有思想的產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93264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